本报记者 矫月
近日,中国轴承行业协会发布了全国轴承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轴承生产国。据2020年统计,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00多家,员工近40万人,主营业务收入1930亿元,轴承产量198亿套。十四五期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达到2237亿元-2583年均增长3%亿元-6%。
自润滑轴承作为轴承领域的新兴产品,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国家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润滑轴承分技术委员会的统计,2009年中国自润滑轴承行业总产值16.42018年发展亿元至2018年。84.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0%,国内自润滑轴承行业保持快速增长。而从全球市场看,自润滑轴承市场规模预计超过300亿元。
自润滑轴承具有无润滑、无维护、噪音低、耐磨、耐腐蚀、轻、安装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核能、风能、光热等)。)、港口机械、航空航天等机械制造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而且由于自润滑轴承技术壁垒高,产品盈利能力远高于传统轴承。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外已开始在船用发动机、航天等细分领域使用自润滑轴承代替滚动轴承。在国内汽车领域,每辆乘用车使用的自润滑轴承数量从30件增加到100多件,滚针和粉末轴承不断更换。同时,新能源汽车带来了一些电气化、轻量化、舒适性和低噪声的要求,也将提高自润滑轴承和类似产品的渗透性。
除轴承外,自润滑技术在非轴承领域的应用也在迅速增加,如空调压缩机的自润滑涂层斜盘、具有自润滑性能的聚合物工程塑料结构件等。自润滑材料不仅满足功能要求,而且满足汽车工业的环保要求,如ROHS、Reach等标准。此外,水处理、食品、医疗、纺织等领域由于卫生要求均不能使用含油的轴承,因此也需要大规模应用自润滑材料。
据了解,国内自润滑轴承企业已基本占据工程机械市场,但国外企业仍占据巨大汽车领域的主要份额。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自润滑轴承应用规模约5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约180亿元,而国内领先的长盛轴承(300718)2020年仅收入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企业的优势在于当地生产的灵活性和成本较低,可以更好地配合客户的长期需求,有效地降低价格控制、时间和仓储成本,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不断改进和优化客户,实现双赢。
分析人士指出,海外自润滑轴承企业的收入规模为数十亿元,远远超过国内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自润滑轴承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长盛轴承为代表的国内领先企业多年来一直深入从事润滑轴承领域,在核心技术、材料研发、创新、推广和应用方面处于行业前沿。以高性能自润滑轴承解决方案为制造业提供效率、降低消耗、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继续进入汽车等客户的供应链系统,未来将加快产品和成本优势的市场份额,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编辑 田冬)